龙湖舞龙热闹背后是无奈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历史文化
弘扬潮汕文化,展示潮人风采

舞龙,是潮安县龙湖镇的传统民俗活动,每年农历正月十六,当地都会出现鼓乐喧天、蛟龙翻腾的热闹场面。记者日前在龙湖古寨采访时看到,当地的老人组正在加紧制作布龙,以备吉日表演之用。而谈起舞龙,老人们自豪中透着失落。

龙湖寨市头管区一间老屋子里,几位老者蹲在地上,埋头摆弄着手中的各种材料。天井边上,两位老者正把藤条一根一根曲成圆环,用丝绳扎紧,再用铁钉加固,然后用绳索串起来。他们介绍说,这是在制作龙身的“软节”。旁边摆着的用竹枝编成的圆柱状骨架,则是龙身的“硬节”。硬节上穿着竹棍,舞龙人表演时就握着这些竹棍,操纵布龙做出各种动作。客厅里的一位老者手执剪刀,沿事先画好的线条裁剪着一块青色绸缎,这是在制作“龙鳍”。“龙鳍”分为两种,背鳍要用铁丝作骨架,再蒙上绸布,“腹鳍”则只需裁出形状,缝到龙身上。内堂还有一位老者正在修补一个旧“龙头”,把铁丝骨架上破损的棉层纸卸下,蒙上新的,再贴上能够吸附颜料的纸张,然后上色。“龙头”及骨架完成后,还需进行“龙皮”的制作。一位老者介绍说,制作龙皮,要先裁剪好布匹,然后画龙鳞、涂色彩,缝好龙鳍,再蒙到龙身上,相当费工夫。

主事的黄伯告诉记者,龙湖的龙传统上为7节,总长20多米,也有的是9节,制作工艺别具一格,尤其是龙头的样式华丽威武、栩栩如生,地方特色十分浓厚。龙湖舞龙活动历史悠久,每到正月十六那天,几支舞龙队就会齐聚到古寨外的旷埕上,舞狮队有时也会前来助兴,场面热闹喜庆,十里八乡的群众争相赶来观看。这些年,龙湖的舞龙活动依然活跃,但老人们却有着一番无奈的感慨。由于人力、资金不足,筹备工作很难开展,几位老者只能亲力亲为,每天蹲在屋子里埋头苦干。

黄伯说,舞龙活动需要大量人力物力,擎龙、戏彩球、持旗、擂鼓、护驾等繁杂的分工,算起来至少也得50多人。“以前村里能手多,召集一次活动比较容易,现在许多人都迁到外地居住,留守的老人舞不动,为数不多的年轻人则逐渐对舞龙失去兴趣,每年要凑够人数都有点困难。至于先期制作布龙这种枯燥工作,更加没人愿意学了。”

龙湖的舞龙队远近闻名,周边一些地区每有喜庆活动,都会前来邀请,但这两年他们总是不敢承接。舞龙人越来越老了,这头蛟龙还能一直翻腾下去吗?

转载文章
  • 版权声明:作者: 江马铎、肖梦琳,来源:潮州日报,发布时间:2010年2月9日01:15:10。全文共 909 字。
  • 本文摘录自第三方网站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获取授权请直接联系作者或首发媒体。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